本日文章摘要
在辦公室環境中會有各式各樣不同職位的角色,例如專案經理、行銷分析師,或是營運專家...,當他們面對繁瑣重複、效率低落的工作流程時,有一些人不會只是抱怨,而是會打開 Excel 用複雜的公式使用樞紐分析或者是錄製巨集,打造出一個個「土法煉鋼」卻有效的小工具解決團隊潛在的自動化情境。
從這一些場景延伸的角色,其實就是公民開發者(Citizen Developer)的雛形,一群身處業務第一線、沒有專業程式背景,卻憑藉對業務流程的深刻理解和解決問題的熱情,自發性的創造數位解決方案的隱藏版高手。
「公民開發者」並非是全新的概念,Gartner 早已將其定義為:使用 IT 部門認可的技術工具建構應用程式的業務使用者。
他們的核心特徵不在於技術能力,而是各別業務領域的專家,對工作中的痛點有著最直接的體會。他們不追求開發出驚天動地的軟體,只專注於解決眼前最迫切、最實際的業務問題,讓自己和同事的工作更有效率。參考來源
而賦予這些業務專家超能力的解決方案,有一類是被稱為無程式碼/低程式碼(No-Code/Low-Code, LCNC)的開發平台。
可以將 LCNC (Low-Code/No-Code Platform)平台想像成數位世界的樂高積木,提供視覺化的拖放介面和預先構建好的功能模組,讓使用者像堆疊積木一樣,無需編寫傳統的程式碼就能快速搭建出功能完善的應用程式或自動化流程。
Low Code 與 No Code 並不是要取代軟體開發,而是將傳統需要大量文字編碼的流程,提升到一個更直觀的視覺化模型驅動層次,讓開發人員或業務使用者能以拖拉、組件化、流程設計的方式快速建構應用程式。
然而正當 LCNC 平台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的標準配備時,一股更強大的技術浪潮——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而來,徹底改寫了公民開發的遊戲規則。
對於公民開發者而言,生成式 AI 最具革命性的突破在於將人機互動的介面從「拖拉點選」的視覺化操作,直接躍升到了「對話」的層次。
這意味著使用者不再需要學習特定平台的介面邏輯,只需用最自然的日常語言跟 AI 描述想要的功能或應用程式,AI 就能自動生成對應的程式碼或邏輯區塊 。
不僅僅是降低了技術門檻,更是徹底移除了這道門檻,有人曾將傳統的 LCNC 工具比喻為「教人玩吉他英雄(Guitar Hero)」,而生成式 AI 則是直接「幫助非開發者創作出真正的應用程式」。
過去即使使用 LCNC 工具,將一個商業想法轉化為可操作的原型也需要數小時或數天。現在借助生成式 AI,公民開發者可以簡單的透過文字描述來快速生成應用原型或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從而以驚人的速度驗證商業創意的可行性 。
從根本上看,生成式 AI 正在重新定義「創造」的使用者介面,人類最直觀的互動方式不是滑鼠或觸控螢幕,而是語言,LCNC 平台將程式碼抽象化為視覺元件,已經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而生成式 AI 則將視覺介面本身進一步抽象化為自然語言,這意味著未來創造軟體的能力,將不再取決於技術熟練度,而是取決於能否清晰表達想法和定義問題,當使用軟體和創造軟體的界線變得模糊,真正的「技術民主化」時代才算真正來臨 。
技術的普及只是前提,要真正釋放公民開發者的潛能,關鍵在於思維模式的轉變——從一個被動的「軟體使用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的問題解決者到價值創造者。然後以下三項心法,可以幫助任何有志於此的員工,喚醒內心的「開發者思維」。
成功的公民開發者,首先是一個敏銳的觀察者,不再被動的接受現有的工作流程,而是像獵人一樣,主動在日常工作中尋找可以優化和改進的「獵物」。
可以訓練自己識別以下幾類高價值的自動化機會:
開發軟體的唯一目的是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作為公民開發者目標不是建構一個功能繁複、看起來很厲害的系統,而是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解決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
對於使用工具而言,功能的正確性和開發的速度,遠比華麗的介面或完美的程式碼結構更重要。因此在動手開發之前,需要花更多時間清楚的定義問題邊界,能有效防止專案範圍的無謂擴大,確保最終的成品能夠精準解決核心痛點 。
技術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驅動公民開發者成功的,是一系列寶貴的個人特質,例如解決問題的熱情、對新技術的好奇心、以及樂於協作的精神。
LCNC 平台和生成式 AI 技術日新月異,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至關重要,好的解決方案需要來自團隊成員的建設性批評和反饋才能不斷完善。
從使用者到創造者的轉變,其核心並非學習技術本身,而是學習像系統分析師一樣思考。在打開任何開發工具之前,最關鍵的一步是解構眼前的業務流程,標示出每一步的輸入、輸出、決策點和瓶頸所在。
這種分析的嚴謹性,遠比掌握任何一種工具的技巧都更為重要,當能夠清晰描繪出問題的全貌,解決方案自然會水到渠成。
我們正站在一個數位創新的新起點,創造的權力不再專屬於金字塔頂端的技術專家,LCNC 工具賦予了動手的力量,而生成式 AI 則給予了表達創意的聲音,徹底打破了創造與使用之間的藩籬。
這場變革的核心,再次強調並非要用公民開發者取代專業的軟體工程師,而是要建立一種由業務專家、公民開發者與 IT 人員共同組成的「融合團隊」(Fusion Teams),形成全新的協作模式。
在深入 LCNC 平台或嘗試打造應用程式之前,成為公民開發者的第一哩路,是先學會善用唾手可得的生成式 AI 工具。
不僅是為了提升個人工作效率,更是在培養開發者思維的核心,學習如何精準地定義問題,並清楚的表達需求。